自七月開始籌備計畫事項,由青年志工召開會議解說計畫執行方式、討論工作進度分配,並安排課程活動「移除泰國鯉大作戰」的流程,促使志工們先具備應有的基本觀念,並了解整體計畫之進行方式。8/01團隊志工進行了第一次場勘活動,實地拜訪我們實際要服務的啟模里濕地公園.8/15由啟模里巡守隊及環保局講師協助開設了環境教育-外來物種危害及泰國鱧誘捕生態工法示範及實作的課程,讓團隊成員們能透過專業解說認識泰國鯉這個難纏的外來強勢入侵種及其所造成的危害,透過講師的帶領及操作示範,讓我們這群都市孩子們也能學會誘捕籠的使用.社區巡守志工多為退休人士,年齡層較長,透過青年志工的加入來增加一些體力的填補並提供創意發想,讓溼地保育能被更多人看見我們也積極尋求花蓮縣環保局的專業協助,除了提供專業講師的支援,也從旁協助指導如何在野外放置誘捕籠,有效移除外來種-泰國鱧,並在誘捕移除的過程中,從旁給予滾動式修正的建議。從紙上談兵的課程講解到實際學習並親自操作誘捕籠, 雖然學會誘捕籠的使用過程並不困難, 但實際的操作及擺放位置依然有許多的技巧需要做微調. 果然生態的維護除了人力與時間的投入, 經驗亦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志工心內話
團隊成員們由部落長大的孩子吳榮清隊長帶領, 於8/20第一次來到部落進行踏查. 並於8/21到獵場山林進行實地走訪. 在陳天廣主任及嚴欣忠高山領隊的陪同進行第一次的山林體驗訓練, 經由自己的雙腿努力地走上獵徑. 其中許多路徑都是跟隨著經驗老到的領隊從佈滿野草的地方穿越. 對於獵徑不熟悉的我們來說, 這樣的山路簡直是一條不存在的道路. 對團隊志工們來說更是一場體力的大挑戰! 但經由這樣的實地走訪過程, 卻也讓我們親身體驗到許多過往只有曾聽部落長輩說起的生活方式, 也讓我們深深以身體中流著原住民族的血液感到驕傲! 第一次的實地踏查雖然讓我們都累壞了, 但身體的經歷卻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是誰,也更親近原住民文化及山林文化,而不只是扮演一個外來協助者的角色. 我們的到來也讓給陵部落族人們體認到「部落文化」要被看見以及能夠被傳承下去才具有生命的意義! 這樣的回饋讓我們覺得這次的服務是很有意義的, 原來我們的服務是被期待及認可的! 由於我們的服務預計要以實地踏查的方式來繪製部落地圖,因此團隊成員們都以很認真的態度去走訪部落. 除了強化自己的愛鄉情懷,也在過程中學習更珍惜這片土地。這次的場勘活動幫助我們很快地認識了給陵部落的人、事、物,除了提昇我們對於部落環境的敏感度,也有助增強團隊成員們對於社區環境的觀察力,培養在地的情感連結。
全體志工不僅在出隊前參加 07/16(六) 由生命樹領袖協會舉辦的志工訓練,認識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精神,更在08/21(日)出隊第一天,在馬場教練的帶領下,認識希望馬場的每隻馬匹、馬場的基本場務工作,以及進出馬廄的安全須知;08/22 第一天開始服務後的晚上,我們也一起觀賞《小騎士闖天關》紀錄片,更了解馬場教練及學員們在訓練過程中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