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失智友善聚落


國小營隊-失智症十大警訊教具體驗

國小營隊-失智症十大警訊教具體驗

志工訓練成果

1.  從2022年11月起每周一次的志工訓練會議到2023年3月起每周至少兩次的志工訓練會議,總共設計了二十項失智症十大警訊的桌遊,包含每項警訊的兒童版桌遊及長輩版桌遊。共12為核心團隊夥伴及37位國立金門大學長期照護學系學生參與。

2.  每周至少兩次的核心團隊夥伴會議,一次是在共識失智症十大警訊的桌遊的內容及遊戲玩法,一次是在製作教具,當桌遊有需要調整或玩法有需要多加練習時,會增加志工訓練的頻率,並且在桌遊帶領後,再提出需修正的內容並進行調整。針對不同任務多次且定期的志工訓練,提升志工在服務中的穩定性與自信。

3.  每周一次教師授課失智症照護議題志工訓練,提升核心團隊夥伴與學生志工隊失智症的專業認識,在進行服務時能更清楚知道失智症患者的需要及狀況。

4.  每周一次核心團隊夥伴與國立金門大學長期照護學系學生的志工訓練,主要是讓團隊夥伴與學生志工共同彩排服務內容,確保大家都能了解服務對象的狀況與服務內容,並且彼此交流服務時可能面臨的困難,一起討論如何面對與修改活動內容,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各活動執行成果

  • 社區居民服務

1.  居民共餐時間:經委員建議,第一次共餐考量營養問題,我們特別與店家討論了適合高齡者用餐的健康飲食,同時我們也和長輩討論了飲食的需求,長輩們分享到通常自己用餐時都吃得很簡單,能在外面和大家一起用餐,會希望是好吃的食物,而不一定是健康的,另外長輩也會比較喜歡吃方便咀嚼的食物,後來發現在地特色的麵線糊、與石蚵芋頭粥是社區長輩的最愛。

志工與社區居民的共餐時間除了達到我們機會所期待的破冰,也讓志工和長輩多了許多聊天的機會,大家分享著自己的生活,分享著自己的家庭,是一般時候不會和他人透漏的真心話,也因為這些交流,彼此成為互相關懷的夥伴,會關心彼此的健康狀況等,也因此在接上相遇時會互相打招呼、寒暄,成為了忘年之交的朋友。

2.  失智症十大警訊體驗課程帶領:失智症十大警訊體驗課程最大的收穫是在製作教具的過程,對於志工來說這是大家第一次從無到有的設計課程,在完全沒有參考依據的情況下,大家透過不斷地腦力激盪、討論、試帶、修改與製作,才製作出十項失智症十大警訊的教具,過程中大家學習大量溝通與理解,互相學習的過程,也讓大家學到很多,對於第一次嘗試製作教具也有很大的突破,教具不僅成為我們到其他社區可以持續操作的工具,甚至有社區提出教具是否可以提供他們做使用。

3.  高齡者參與表現與狀態:這次課程是連續十周,對團隊來說很有挑戰性,是我們第一次長時間、穩定的進到社區活動,不僅志工有很多的學習與成長,我們也看到了長輩的改變,在課程內容上,一開始長輩面對失智症的議題,總是以開玩笑的心態面對,會不經意地嘲笑他人,但慢慢地長輩也學習到失智症患者的症狀,有很多事情並不是他們故意與願意的,長輩開始會說難過誰誰誰會這樣,他們真的很辛苦,並且會和我們一起討論可以如何幫助罹患失智症的鄰居。對志工來說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並不是一個人,有一群人和我們一起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大家開始同理他人,開始接納失智症的診斷、治療與陪伴。

4.  高齡者回饋

活動結束後長輩和我們分享,社區裡相關的活動很少,對於有年輕人進到社區活動,他們覺得很新鮮也很有趣,長輩們沒有想過有趣的活動,還可以學習不一樣的知識。服務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九周有委員來訪視,為了避免長輩因突然有陌生人進到社區而恐慌,當天活動前有先和長輩們告知,長輩很可愛的詢問我們,可不可以和委員說學生們很可愛,可以常常讓他們來嗎?一開始認識時的陌生,甚至不太知道如何聊天,到現在,每當我們走到街上,或進到社區,都會有許多長輩和我們聊天。

  • 國小學生服務

1.  營隊學生報名與觸及狀況

一開始活動只有讓小金門的國小學生報名,後來有家長詢問非小金門的學生可不可以參加,經過團隊討論,我們開放部分名額給大金門的國小學生。因為金門大橋的通車,大小金門往來更加便利,使大小金門往來增加,這次活動讓大小金門的學生可以彼此交流與分享,我們發現大小金門的教育還是有所落差,學生面對事情與人與人互動時,讓學生可以互相學習,是大小金門學生一起活動的額外收穫。

2.  失智症十大景訊學習單

團隊設計了失智症十大景訊學習單,讓學生透過學習單評估學習成效,並達到復習的效果,失智症是一個學生比較少接觸到的議題,不過部分學生是和家中的爺爺、奶奶同住,透過學習單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加理解失智症的議題,並且和我們分享和爺爺、奶奶相處的狀況,也聊到如果爺爺、奶奶有失智症的狀況時,可以如何協助爺爺奶奶。活動後有家長與我們分享,孩子拿著這本學習單和家人分享上課的成果,並且隔天來參與了第二次課程。

3.  情境模擬體驗學習

團隊自行設計教具,讓學生體驗高齡者可能會面臨的狀況,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大幅吸引學生參與的意願,在遊玩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身為高齡者的不便利,並且同理家中的長輩,同時學生間也會彼此分享自己使用這些教具的感受與不一樣的地方。

4.  失智症繪本教學

團隊相信繪本是和孩子互動的語言,第一堂課以失智症繪本進行破冰,使小朋友很自在地和志工們互動,也在聆聽繪本的過程中,以問答的方式,讓志工與學生有很多的互動機會,也有社區中的家長,專程帶幼兒的孩子一起到活動中聽故事,這讓我們感受到社會議題的推廣並沒有分年齡層,而是要找到合適的工具。

預期效益達成情形

一、質性

(一)執行本計畫的學生

1、讓學生將學校專業領域所學運用在實務現場,學生提升實務能力的同時加強社區居民對失智症的認識,將對失智症的專業知識應用在未來工作上。

2、學生與社區間建立連結的支持系統,讓學生對社區產生認同感,成為關懷社區中失智症患者的一員,提升失智社區的友善性,並促使學生持續與社區連結的契機。

3、透過活動的帶領,讓學生學習擔任助人工作者。

(二)參與「失智症照護」課程的學生

1、讓修課同學與系上學長姐有密切的互動,促進彼此交流,並達到相互學習,使社區活動更豐富且多元,同時達到傳承的效果,課程持續與社區結合,學生也能每年都到社區學習實務操作。

2、降低修課同學在與社區接洽時的挫敗感,並促成社區與學生間穩定且密切的交流。

3、透過「做中學」的形式,提升修課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對長照領域的興趣,使畢業後繼續留在金門工作成為一項選擇。

(三)社區居民

1、本計畫強調社區中「失智、失能、亞健康」的居民共同參與,互動過程中,居民們需要合作、彼此討論等,提升社區居民對失智症患者的理解,與學習與失智症患者相處,達到失智友善社區。

2、藉由方案活動設計,達到亞健康社區居民健康促進並延緩老化,失智症患者延緩失智症言語交談困難等症狀。

3、透過體驗課程的刺激,維持長輩腦部警覺度,促進長輩與外界的互動。

(四)學生

1、透過失智症十大警訊體驗教案的參與,讓學生認識失智症,與了解如何與罹患失智症的家人相處。

2、讓學生接觸失智症的議題,學習面對不同議題時,透過思考、團體討論找到解決方案。

二、量化

(一)辦理10場失智症十大警訊教案體驗課程。

(二)辦理2場失智症十大警訊兒童體驗課程。

(三)共接觸203人次的社區居民,比預期多53人次。

(四)設計1份為期10周的「失智症十大警訊」教案體驗課程,可作為進到烈嶼鄉其他社區使用。

(五)共37位「失智症照護」課程的學生共同參與,比預期多27位學生,目前培育10位學生成為明年計畫傳承的參與者。

(六)建立一個穩定且持續經營的社區網絡平台,用於社區居民間互相關懷及資訊分享,達到垂直的關懷聯繫與互動。

國小營隊-奶奶的記憶繪本分享

社區居民-警訊九失智症十大警訊教具進行

社區居民-志工和長輩一起共餐

社區居民-社區長輩與志工活動大合照